九经义疏哪几本 五经正义作者是谁

1689 次阅读

九经义疏标志着什么 五经正义作者是谁

《九经义疏》标志着中国经学的统一,是最权威的经学读本,使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。它是在《五经义疏》基础上形成的。唐初,由于数百年经学典籍与经传注疏相当杂乱,观点互异,不符合唐王朝的政治需要,经学的统一成为必然的趋势。唐太宗以儒家经书流传久远,文字多误,诏令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定《五经》,颁行天下。

《五经正义》是唐代孔颖达等奉敕编写的五经义疏著作,也是中国古代训诂学的重要著作。该作品于唐高宗时成书,完成了五经内容上的统一。以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科书。此后,注释儒经必须以此为标准,科举应试亦必须按此答卷,不许自由发挥。五经指五部儒家经典著作,即《诗》(《诗经》)、《书》(《尚书》)、《礼》(《礼记》)、《易》(《周易》)、《春秋》。汉武帝时,朝廷正式将这五部书宣布为经典,故称"五经"。

如何阅读儒经义疏?...

儒家经学发展脉络 论语集解特点解析

  1. 经学体系演变:秦始皇"焚书坑儒",据说经秦火一炬,《乐经》从此失传;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,共七经;唐时加上《周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春秋公羊传》、《春秋榖梁传》、《尔雅》,共十二经;宋时加《孟子》,后有宋刻《十三经注疏》传世。《十三经》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,就传统观念而言,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春秋》谓之"经"。

  2. 《五经正义》学术特色:这部唐代官书在经学义疏上偏重南学,从中选出比较好的注本,摒弃其余杂说,对前代繁杂的经学解释进行统一整理。它对经书的传、注进行疏通解释,是一部典型的以疏解经的著作。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科书,注释儒经必须以此为标准,科举应试亦必须按此答卷,实现了思想统一。

  3. 《论语集解》创新特点:《论语集解》集汉魏"论语学"研究之大成,在注解体例及义理说经方面凸显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:创立了经学注释中的集解体。何晏等人本着"集诸家之善"、"有不安者,颇为改易"的原则,从注释经典的方法上对汉魏"论语学"进行了总结。从《论语集解》中所收录的七家注释看,孔安国、马融等人的注解都被纳入其中。

  4. 儒道思想融合:何晏在注解《论语》时引入了《易传》的思想,将儒家与道家思想融合。这种融合影响了魏晋时期经学的玄学化趋势。尽管何晏在注解中展现了融合儒道思想的倾向,但他仍然保持了儒家立场。后人对其思想存在不同解读,有时将其归为以玄解经、援道入儒,这种争议反映了学术观点的多元化。

如何阅读儒经义疏?...

相关问题解答

  1. 《五经正义》对科举考试有什么影响? 哎呀,这个问题问得好!《五经正义》简直就是古代考试的"标准答案"啊!唐代之后,这部书成了科举考试的必考教材,所有的答题都必须按照它的解释来,不能随便发挥。这就好比现在考试有了标准答案,大家都得照着背,不然就挂科啦!它让儒家思想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起来,考生们再也不用纠结该用哪家的注解了,简直省心了不少呢!

  2. 九经义疏包含哪些经典著作? 哈哈,这个问题可是经学入门必知哦!九经是在五经基础上扩展而来的,包括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周易》、《春秋》,再加上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公羊传》和《谷梁传》。这些可不是随便选的,都是经过历代大儒精挑细选的儒家核心经典。它们就像古代的"必修课教材",想要做官就得把这些书读透读烂才行!

  3. 何晏的《论语集解》有什么特别之处? 哇塞,这个可厉害啦!何晏搞了个超级创新的注解方式 - "集解体",就是把之前各家注解的优点都集合起来,再加上自己的见解。就像现在做文献综述一样,把好东西都挑出来,不好的就改掉。他还把道家思想融入儒家经典,玩起了"跨界融合",这在当时可是相当前卫的做法呢!虽然有人质疑他,但这种创新精神确实值得点赞。

  4. 儒家经学为什么需要统一? 哎哟,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!想象一下,如果每个老师教的内容都不一样,考试时学生该听谁的?唐代之前的经学就是这个状况,各种注解五花八门,搞得学生头晕眼花。朝廷为了统一思想,方便管理,就必须搞个标准版本。这就好比现在教育部要统一教材一样,不然教学和考试都会乱套。《五经正义》就是这个统一过程的产物,让天下读书人都有了共同的学习标准。

发布评论

荣旭柳 2025-10-30
我发布了文章《九经义疏哪几本 五经正义作者是谁》,希望对大家有用!欢迎在游戏普及中查看更多精彩内容。
用户22554 1小时前
关于《九经义疏哪几本 五经正义作者是谁》这篇文章,荣旭柳的写作风格很清晰,特别是本文详细介绍九经义疏的起源与发展,重点解这部分,学到了很多新知识!
用户22555 1天前
在游戏普及看到这篇2025-10-30发布的文章,卡片式布局很美观,内容组织得井井有条,特别是作者荣旭柳的排版,阅读体验非常好!